CAS Number:102-06-7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23244 | 二苯胍; 橡胶硫化促进剂DPG |
英文名:3421 | 1,3-Diphenylguanidine |
别名: | diphenyl guanidine; melaniline; accelerator DPG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13H13N3 |
分子量: | 211.26 |
102-06-7 | |
EINECS登录号: | 203-002-1 |
FEMA登录号: | 2397 |
InChI: | 1S/C13H13N3/c14-13(15-11-7-3-1-4-8-11)16-12-9-5-2-6-10-12/h1-10H,(H3,14,15,16)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 146-151ºC |
水溶性: | 略溶于水 |
性质描述: | 白色结晶。熔点150℃,相对密度1.13。溶于醇、氯仿、热苯和热甲苯,微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味苦。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
危险品标志: | N:环境危险物质 Xn:有害物质 |
危险类别码: | R22:吞咽有害。 R62: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3077 |
msds报告: | 二苯胍msds报告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用作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硫化促进剂。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我国二苯胍生产工艺均为二硫化碳和苯胺缩合制得二苯硫脲,再由二苯硫脲、氧化铅、氢氧化铵与硫酸铵在40-70℃的条件下制成二苯胍的硫酸盐,经提取、过滤,中和得半成品。再经干燥、筛选即得成品促进剂D。各生产工艺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二苯硫脲合成二苯胍这一步,早期国内采用氧化铅法,由于产品质量差、操作人员的粉尘污染(铅粉尘)、母液的三废处理、收率低等问题,此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已停止使用。此法用氧化铅作脱硫剂,用氨水作胺化剂,用硫酸铵作为二苯胍的萃取剂,在原料消耗、环境保护方面都存在问题。改用氧化锌可改进原有的生产工艺。90年代中期,国内有氧化锌法和氧化铁法的报道,但因各种原因并未普及,已被淘汰。现在所有国内二苯胍的生产企业均采用氧气法生产,即二苯硫脲与氧气、氨水反应8h后得二苯胍。原料消耗定额:二苯硫脲1250kg/t、氧气240m3、醋酸铜(催化剂)0.86kg/t、氨水1000kg/t、水252kg/t。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4-硝基氯苯 4-硝基苯胺 4-硝基苯酚 对甲氧基苯乙酮 对甲氧基苯甲酰氯 对甲氧基苯甲酸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对-二甲胺基苯甲醛 对硝基溴化苄 1-(氯甲基)-4-硝基苯 N-甲基对硝基苯胺 4-硝基苯肼 4-硝基苯甲醚 对硝基苯乙酮 对苯二甲酰氯 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 对硝基苯乙醇 异氰酸对硝基苯 4,4'-二苯乙烯二羧酸 4,4'-二硝基二苯二硫醚 喷他脒 N,N-二乙基乙二胺 二乙氨基乙醇 2-二乙氨基乙硫醇 溴化苄 乙基苯 苯乙烯 4-乙烯基吡啶 苄基氯 苄胺 苯甲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