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02851-06-9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81803 | 氟胺氰菊酯; (RS)-alpha-氰基-3-苯氧基苄基N-(2-氯-4-三氟甲基苯基)-D-氨基异戊酸酯 |
英文名:61979 | Tau-fluvalinate |
别名: | Cyano-(3-phenoxyphenyl)methyl N-[2-chl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D-valinate; (RS)-alpha-Cyano-3-phenoxybenzyl N-(2-chloro-a,a,a-trifluoro-p-tolyl)-D-valinate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26H22ClF3N2O3 |
分子量: | 502.91 |
102851-06-9 | |
InChI: | 1S/C26H22ClF3N2O3/c1-16(2)24(32-22-12-11-18(14-21(22)27)26(28,29)30)25(33)35-23(15-31)17-7-6-10-20(13-17)34-19-8-4-3-5-9-19/h3-14,16,23-24,32H,1-2H3/t23?,24-/m1/s1 |
物理化学性质 | |
沸点: | 450ºC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24:避免接触皮肤。 S59:回收时参考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 |
危险类别码: | R22:吞咽有害。 R38:刺激皮肤。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氟胺氰菊酯(102851-06-9)的用途: 属于高效、广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对作物安全、残效期较长。可用于防治棉铃虫、茶毛虫、茶尺蠖、桃小食心虫、棉红铃虫、棉蚜、棉红蜘蛛、玉米螟、菜青虫、小菜蛾、柑橘潜叶蛾、绿盲椿、叶蝉、粉虱、小麦黏虫、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畔菜夜蛾等。如防治棉铃虫、红铃虫在卵孵盛期,幼虫蛀人蕾、铃之前,防治棉蚜于无翅成若虫盛发期,用20%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菜蚜、菜青虫,用20%乳油2.25~3.75mL/100m2,兑水7.5kg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小麦黏虫,用20%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由于长期连续使用的缘故,害虫已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并造成对多种拟除虫菊酯产生交互抗性,对已产生抗性害虫应停止使用为宜。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氟胺氰菊酯(102851-06-9)的制法: (1)方法一:α-溴代异戊酸用SOCl2氯化,制得α-溴代异戊酰氯,然后再与α-氰基-3-苯氧基苯甲醇反应生成α-氰基-(3-苯氧基苄基)-2'-溴代异戊酸酯,最后与2-氯-4-三氟甲基苯胺缩合制得本品。 (2)方法二:α-氨基异戊酸用溴化氢溴化,生成α-溴代异戊酸。然后与二氟甲基苯胺、N-氯代琥珀酰亚胺反应,随后再与α-氰基-3-苯氧基苯甲醇反应制得。 所用的制剂: 马扑立克10%、20%乳油。马扑立克20%乳油为黄色液体,有效成分含量≥20%,闪点104℃,在42℃18个月不变质,pH值为6~7(5%溶液)。 中毒症状: 氟胺氰菊酯(102851-06-9)属神经毒剂,人体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但无红斑,尤其在口、鼻周围。很少引起全身性中毒。接触量大时也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双手颤抖,重者抽搐或惊厥、昏迷、休克。 急救治疗: ①无特殊解毒剂,可对症治疗。 ②大量吞服时可洗胃。 ③不能催吐。 氟胺氰菊酯(102851-06-9)的使用方法: 防治苹果、葡萄树上的蚜虫,使用有效浓度25~75mg/kg,防治桃和梨树上的害螨使用有效浓度100~200mg/kg;防治棉花蚜虫和棉铃虫,每公顷用20%乳油195~375ml对水喷雾,棉红铃虫和棉红蜘蛛,每公顷用20%乳油375~450ml对水喷雾,持效期10天左右,防治柑橘潜叶蛾和红蜘蛛,用20%乳油25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蛾1周后再喷1次为好。对桃小食心虫和山楂叶螨,用20%乳油1600~2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防治蔬菜上的蚜虫、菜青虫,每公顷用20%乳油225~375ml,小菜蛾每公顷用300~375mi喷雾,防治效果达80%以上。 表1 氟胺氰菊酯对大田作物害虫的防治用量作物名称 害虫名称 用药量(g ai/hm2) 蓟马类 棉花 烟芽夜娥、棉铃虫、红铃虫、波纹夜蛾、粉纹夜 30 蛾、棉潜蛾、棉红蜘姝、蚜虫、盲蝽科、叶蝉属、 温室粉虱 56~112 烟草 烟草天蛾、烟芽夜蛾、蚜虫、烟草跳甲 112~170 粉纹夜蛾、菜粉蝶、小菜蛾、烟草天蛾、蚜虫、蕃 56~112 蔬菜 茄麦蛾 棉铃虫、甜莱夜蛾、豆荚草盲蝽 80~170玉米 棉铃虫、玉米缢管蚜、长蝽类、玉米螟 56~112 紫苜蓿 蚜科、苜蓿叶象、埃及苜蓿叶象、豆荚草盲蝽 56~112 表2 氟胺氰菊酯对果树害虫的防治浓度害虫名称 喷药浓度 施药间 害虫名称 喷药浓度 施药间隔 (mg/kg) 隔期(天) (mg/kg) 期(天) 苹绿蚜 15~50 21~35 橘实硬蓟马 30~60 14~21 苹果狂蛾 50~150 14~21 橘全爪螨 75~100 14~21 苹粉红圆尾蚜 25~75 14 橘真叶螨 75 7~14 梨叶肿瘘螨 50~200 14~21 油榄黑盔蚧 25~50 - 榆全爪螨 20~200 14~21 咖啡潜蛾 50~150 35 棉红蜘蛛 20~200 14~21 葡萄小食心虫 150~250 14 梨黄木虱 150~300 14 桃蚜 15~50 14~25 梨圆蚧 50~150 14~21 * 全名为得克萨斯州桔真叶螨。 另外,本品防治牲畜害虫如血红扁头蜱、羊鼻蝇、角蝇、厩蝇、狗栉头蚤和家庭害虫如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蠊等也有效。 注意事项: (1)药液配好立即使用,不要久放; (2)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分解; (3)不能在桑园和鱼塘内及周围使用,以免对蚕、鱼等产生毒害; (4)本品应在远离火源处贮存,以免发生危险; (5)本品在作物上的使用间隔期,棉花上为5~7天,蔬菜上10天左右。 分析方法: 产品分析用HPLC或用具FID的GLC,残留物用具ECD的GLC测定。产品用有手性的Backerbond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以异丙醇/正已烷(0.07:99.03)为流动相,分开本品的4个光学异构体进行测定。亦可采用Pirckle型1-A手性相和Spherisorb SpmCN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以正已烷/异丙醇作流动相,对异构体作分离后测定。残留量测定用常规的标准方法作萃取和分配,缀合代谢物通过碱解成游离物,并转变为甲酯,然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CAA和PBA的检出限分别为0.02和0.05mg/kg。 氟胺氰菊酯的降解代谢: 本品在砂土、粘土和耕层的好气条件下能迅速降解,半衰期6~8天(砂壤土中为6天)。最初的降解产物是苯胺基酸和卤代苯胺,其后成为挥发物放出。在耕层的厌氧条件下降解较慢(t1/=15天)。在灌水的厌氧耕层中,除上列代谢物外尚有二酸(diacid)和4-氨基-3-氯苯甲酸。在各种土壤中,均发现有少量14CO2生成释出。本品在棉籽、苹果、烟叶和土壤中的主要代谢物为2-[2-氯-4-(三氟甲基)]苯胺基-3-甲基丁酸(CAA)和3-苯氧基苯甲酸(PBA)。生长在14C本品处理的土壤中的莴苣、萝卜和小麦,它们植株中几乎检测不到14C标记的残留物。当以50~100g/hm2剂量的本品喷在棉株上后将棉叶作检测,本品在棉叶中的半衰期为3~4天;后期测得皮棉中的残留量为0.20~1.15mg/kg。剂量为50~60g/hm2时,棉籽中检测不到残留量。如以100g/hm2剂量连续喷药4次,棉籽中的药剂残留量低于规定的0.20mg/kg限量。所以本品在土壤中易被高有机质含量土壤吸收。化合物的水溶性小和蒸气压低,不易在土壤中移动,不会通过土壤渗滤,也不易被作物吸收,对环境安全。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4-硝基氯苯 4-硝基苯胺 4-硝基苯酚 对甲氧基苯乙酮 对甲氧基苯甲酰氯 对甲氧基苯甲酸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对-二甲胺基苯甲醛 对硝基溴化苄 1-(氯甲基)-4-硝基苯 N-甲基对硝基苯胺 4-硝基苯肼 4-硝基苯甲醚 对硝基苯乙酮 对苯二甲酰氯 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 对硝基苯乙醇 异氰酸对硝基苯 4,4'-二苯乙烯二羧酸 4,4'-二硝基二苯二硫醚 喷他脒 N,N-二乙基乙二胺 二乙氨基乙醇 2-二乙氨基乙硫醇 溴化苄 乙基苯 苯乙烯 4-乙烯基吡啶 苄基氯 苄胺 苯甲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