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22647-31-8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519 | 伊布利特 |
英文名:70696 | Methanesulfonamide,N-[4-[4-(ethylheptylamino)-1-hydroxybutyl]phenyl]- |
别名: | Methanesulfonamide,N-[4-[4-(ethylheptylamino)-1-hydroxybutyl]phenyl]-, (?à)-; Ibutilide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20H36N2O3S |
分子量: | 500.649 |
122647-31-8 | |
InChI: | 1S\/C20H36N2O3S.C4H4O4\/c1-4-6-7-8-9-16-22(5-2)17-10-11-20(23)18-12-14-19(15-13-18)21-26(3,24)25;5-3(6)1-2-4(7)8\/h12-15,20-21,23H,4-11,16-17H2,1-3H3;1-2H,(H,5,6)(H,7,8)\/b;2-1+ |
物理化学性质 | |
性质描述: | 伊布利特(122647-31-8)的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伊布利特(122647-31-8)的用途: 伊布利特注射液用于近期发作的房颤或房扑逆转成窦性心律,长期房性心律不齐的病人对伊布利特不敏感。伊布利特对持续时间超过90天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还未确定。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伊布利特(122647-31-8)的制备: 4-(4-甲磺酰氨基苯基)-4-羰基乙酸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下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和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再加入N-乙基正庚胺,得到的化合物经还原得到伊布利特。 规格: 用法用量: 注射完本品后,患者应当用连续心电图监测观察至少4小时,或者等到QTc恢复到基线。如果出现明显的心律不齐现象,应当延长监测时间。在本品给药及随后对患者的监测过程中,必须配备有经验的人员和合适的仪器设备,如心复律器/除颤器以及治疗连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伊布利特注射液可以未经稀释直接给药,也可以在50毫升稀释液中稀释后给药。伊布利特可在给药前加到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本品1支10毫升的包装(0.1毫克/毫升)可以加到50毫升的输液包中,形成含有约0.017毫克/毫升伊布利特的混合物。本品为非经肠道药物,在溶液或容器的有效期内的任何时间,使用前都应当检查是否有颗粒状物体以及是否变色。 不良反应: 其它有重要临床意义但与伊布利特关系不确定的副作用如下(0.2%代表1例病人):连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0.2%),间歇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4.9%),房室传导阻滞(1.5%),束支传导阻滞(1.9%),室性早搏(5.1%),室上性早搏(0.9%),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2.0%),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动过缓(1.2%),节性心律不齐(0.7%),充血性心力衰竭(0.5%),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2.7%),室性心律(0.2%),昏厥(0.3%),肾衰(0.3%),心悸(1.0%),高血压(1.2%),QT间期延长(1.2%),头痛(3.6%)。以上副作用的发生率除了昏厥外,在伊布利特治疗组比安慰剂组大。 另外可能与使用伊布利特有关的副作用有恶心,出现频率高于1%,使用伊布利特治疗的病人发生恶心比使用安慰剂治疗的病人多。 禁忌: 伊布利特(122647-31-8)的注意事项: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由于QT间期延长而形成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可因伊布利特对心肌复极化的影响而发生,但伊布利特也可在不引起明显的QT间期延长的情况下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认为,由于药物延长QT间期,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的风险随着QT间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且这种风险可因心动过缓和低血钾而加大。在对房颤房扑病人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凡QTc间期大于440毫秒的病人都不得参加,血清钾必须在4毫克当量/升以上。尽管QTc的变化依赖伊布利特的剂量,但临床研究中,严重的心律失常预兆与伊布利特剂量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可能是由于这种副作用出现的例数少。在静脉注射伊布利特的临床试验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射血分数低病史的病人,连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没有这些病史的病人高,有充血性心衰病史的病人连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是5.4%,而没有这种病史的发生率只有0.8%。临床研究也提示,妇女发生心律失常前兆的风险更高,最明显的是间歇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男女患者相同,男性为1.8%,女性为1.5%,可能是因为这种副作用发生的例数少。伊布利特不适用于以前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用伊布利特治疗房颤房扑的病人有1.7%发生了需要进行心脏复律的连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许多首发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伊布利特停药后,通常不超过第一次给药开始后的40分钟。然而也有在初次使用开始3小时后发生复发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例子。有2例室性心动过速恶化成室颤,需立即电除颤。其它有用人工心脏起搏和静脉给予硫酸镁处理的例子。间歇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2.7%,间歇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4.9%。 心律失常预兆必须被充分估计到。在使用伊布利特过程中及之后,必须配备有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合适的设备,包括心脏监护装备,心内起搏设备,复律器/电击除颤器以及治疗连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品。使用伊布利特之前,应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以降低心律失常前兆的可能性。注射完本品后,患者应当用连续心电图监测观察至少4小时,或者等到QTc恢复到基线。如发现任何不规则的心脏活动,延长监控时间。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包括停止伊布利特,纠正电介质紊乱,特别是血钾和镁,加速人工心脏起搏,电复律或电击除颤,药物治疗包括静脉给予硫酸镁,一般避免抗心律失常治疗。 心脏传导阻滞:在9名使用伊布利特治疗报道有可逆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的病人中(1.5%),5人产生I度传导阻滞,3人II度传导阻滞,1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Ia类抗心律失常药((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如丙吡胺、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以及其它的III类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因可能延长不应期,均不能和伊布利特注射液同时使用或注射后4小时内使用。在临床试验中,使用伊布利特前,I类或其它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停用至少5个半衰期,其它药物在服药后4个小时。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本品。 其它延长QT间期的药物:正在服用延长QT间期药物如:酚噻嗪,三环类抗抑郁剂,四环类抗抑郁剂和某些抗组织胺类的药物(H1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注射液可能增加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的机率。 地高辛:室上性心律失常能掩盖地高辛过量造成的心脏毒性作用。因而,在地高辛血药浓度超过或可能超过普通治疗范围的患者中应用地高辛要十分谨慎,以防地高辛中毒。在临床试验中,伊布利特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时,对伊布利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影响。 钙通道阻滞剂:伊布利特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应用时,对伊布利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影响。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伊布利特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时,对伊布利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影响。 药物过量: 伊布利特(122647-31-8)的药理毒理: 急性毒性:动物急性过量实验导致中枢神经毒性;特别是:中枢神经抑制,快速喘息呼吸以及抽搐。鼠的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大于50 毫克/公斤体重,按毫克/平方米算,至少是人最大推荐剂量的250倍。 致癌、致突变、致畸:没有进行动物实验确定伊布利特的致癌性。但是在一批检测试验(检查致癌物质的Ames检测,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检测,随机DNA合成检测以及小鼠微核检测)中没有发现伊布利特对基因的毒性。同样,在大鼠繁殖研究中,给雄性和雌性大鼠口服伊布利特剂量20毫克/公斤体重/天。以毫克/平方米为基础,按3%生物利用度折算,试验最高剂量接近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的4倍。未见与伊布利特有关的影响生育或交配的结果。在鼠的生殖毒性实验中发现,妊娠期口服本品能致畸,包括无指畸形,室间隔缺损,脊柱侧凸和胎样心音。 药代动力学: 伊布利特血流动力学在受试者呈高度的变异性。 在健康的志愿人群中,伊布利特具有较高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29 毫升/分钟/公斤),分布容量较大(约 11 升/公斤体重),蛋白结合率约40%。 在接受房颤、房扑治疗的病人中, 伊布利特也能被快速的从血浆中清除和广泛的组织分布。清除半衰期平均约6小时(2至12小时范围)。伊布利特在0.01毫克/公斤至0.10毫克/公斤的剂量范围内,药代动力学呈线性特征。伊布利特的对映体与伊布利特有相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伊布利特注射液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不受心律失常的类型(房颤、房扑)、病人的年龄、性别、是否同时服用地高辛、钙通道阻滞剂或b受体阻滞剂等的影响。 在健康男性的志愿者中,按0.01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使用后,约82%的伊布利特经尿液排泄(其中大约注射剂量7%的伊布利特原形药),19%从粪便中排出。 贮藏: 包装: 暂定18个月。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固蓝BB N,N-二羟乙基苯胺 1-苄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 蒽 4-乙氧基-3-甲氧基苯乙酸 藜芦醛 2-萘磺酸 癸酸环戊基甲基酯 3,4-二甲氧基苯乙胺 N,N-二乙基-4-氨基苯甲醛 2-萘氧乙酸 4-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 托品醇 4-氯-2-苄基苯酚 3-甲基苯甲酸乙酯 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2,4-滴丙酸 3-(乙基氨基)-4-甲酚 N-哌嗪甲酸乙酯 alpha-甲基苯甲醇丙酸酯 二苯甲酰基甲烷 尼泊金乙酯 苯甲酸苄酯 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胡椒醛 2-甲氧基-5-甲基苯胺 吲哚 嘌呤 5-降冰片烯-2-羧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