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23-11-5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64673 | 对甲氧基苯甲醛; 大茴香醛 |
英文名:44849 | Anisic aldehyde |
别名: | p-Anisic aldehyde; p-Methoxybenzaldehyde; Anisaldehyde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8H8O2 |
分子量: | 136.15 |
123-11-5 | |
EINECS登录号: | 204-602-6 |
FEMA登录号: | 2670 |
InChI: | 1S/C8H8O2/c1-10-8-4-2-7(6-9)3-5-8/h2-6H,1H3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 -1ºC |
沸点: | 248-249ºC |
折射率: | 1.571-1.574 |
闪点: | 116ºC |
密度: | 1.121 |
性质描述: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0℃,沸点249.5℃(248℃),144-200℃(28kPa),134-135℃(1.6kPa),83℃(0.267kPa),相对密度1.1191(15/4℃),折射率1.5730,闪点108℃。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溶于苯,不溶于水。能随水蒸汽挥发。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7:保持容器紧密封闭。 S16:远离火源。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36: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
危险品标志: | Xn:有害物质 |
危险类别码: | R22:吞咽有害。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用作香料及制造抗组织胺剂的中间体。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大茴香醛含在茴香油、小茴香油、莳萝油、金合欢花油、香荚兰浸膏等中,由天然原料提取时,用臭氧、硝酸、高锰酸钾或红矾钠硫酸液,在存在对氨基苯磺酸的条件下氧化。从精油中分离出的茴香脑,以黄血盐、水、亚硫酸氢钠等适当的分解剂将其分解,切断丙烯基的双键,就生成大茴醛。该法按茴香脑计算,收率为60。大茴香醛在其从精油里分离出之前就已发现并合成得到。可从苯酚、茴香醚、对甲酚甲醚、对羟基苯甲醛等多种原料中制取该品。使用硫酸二甲酯进行苯酚的甲基化,然后用氯甲基化反应使得到的茴香醚中引入氯甲基,并用乌洛托品成盐,再经水解而将氯甲基转变成醛基(索姆莱反应),从而制得对甲氧基苯甲醛。另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方法是将对甲苯酚甲基化,生成对甲基苯甲醚,然后再氧化而制得。在国外,目前使用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在硫酸中氧化对甲基苯甲醚制取。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固蓝BB N,N-二羟乙基苯胺 1-苄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 蒽 4-乙氧基-3-甲氧基苯乙酸 藜芦醛 2-萘磺酸 癸酸环戊基甲基酯 3,4-二甲氧基苯乙胺 N,N-二乙基-4-氨基苯甲醛 2-萘氧乙酸 4-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 托品醇 4-氯-2-苄基苯酚 3-甲基苯甲酸乙酯 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2,4-滴丙酸 3-(乙基氨基)-4-甲酚 N-哌嗪甲酸乙酯 alpha-甲基苯甲醇丙酸酯 二苯甲酰基甲烷 尼泊金乙酯 苯甲酸苄酯 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胡椒醛 2-甲氧基-5-甲基苯胺 吲哚 嘌呤 5-降冰片烯-2-羧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