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310-73-2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83423 | 氢氧化钠; 烧碱; 火碱; 苛性钠; 液碱 |
英文名:63600 | Sodium hydroxide |
别名: | Caustic soda; NaOH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HNaO |
分子量: | 40.00 |
1310-73-2 | |
EINECS登录号: | 215-185-5 |
InChI: | 1S/Na.H2O/h;1H2/q+1;/p-1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 318ºC |
沸点: | 1390ºC |
水溶性: | 可溶 |
密度: | 2.13 |
性质描述: | 氢氧化钠(1310-73-2)的性状: 1.白色半透明块状或粒状固体,无臭。 2.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2.13。 3.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乙醚、丙酮。 4.在水中的溶解度:0℃为42%,20℃为109%,100℃为347%。 5.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6.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并吸收CO2生成碳酸钠。 7.有强碱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属于毒药,1.95g可使人致死,兔经口LD50 500mg/kg。 8.ADI不限(No limited,FAO/WHO,1994)。 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且在空气中易潮解(因吸水而溶解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其熔点为318.4℃。除溶于水之外,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其液体是一种无色,有涩味和滑腻感的液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2NaOH+CO2=Na2CO3+H2O Na元素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成球状,游于水面,有"嘶嘶"的响声,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氢气。固体NaOH中OH以O-H共价键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或使PH试纸、紫色石蕊溶液等变蓝。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16.4mol/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液碱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24/25: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 S37/39:使用合适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
危险品标志: | C:腐蚀性物质 |
危险类别码: | R35:会导致严重灼伤。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1823 |
msds报告: | 烧碱msds报告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途极广。化学工业用于制造甲酸、草酸、硼砂、苯酚、氰化钠及肥皂、合成脂肪酸、合成洗涤剂等。纺织印染工业用作棉布退浆剂、煮练剂、丝光剂和还原染料、海昌蓝染料的溶剂。冶炼工业用制造氢氧化铝、氧化铝及金属表面处理剂。仪器工业用作酸中和剂、脱色剂、脱臭剂。胶粘剂工业用作淀粉糊化剂、中和剂。另外,在搪瓷、医药、化妆品、制革、涂料、农药、玻璃等工业都有广泛应用。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氢氧化钠(1310-73-2)的制法: 纯碱经化碱,生石灰经化灰,然后调和苛化、浓缩、过滤、洗涤而得。也可将天然碱粉碎、溶解、澄清,再将石灰乳加入清液进行苛化、过滤、洗涤而得。或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于阴极区可得氢氧化钠。 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优级纯) 指标名称 指标 含量/% ≥97.0 Na2CO3/% <1.0 澄清度试验 合格 水不溶物 合格 氯化物(Cl)/% ≤0.002 氮化合物(以N计)/% ≤0.0005 硫酸盐(SO4)/% ≤0.002 磷酸盐(PO4)/% ≤0.0005 硅酸盐(SiO3)/% ≤0.003 镁/% ≤0.001 铝/% ≤0.001 钾/% ≤0.01 钙/% ≤0.01 铁/% ≤0.0005 重金属(以Ag计)/% ≤0.003 镍/% ≤0.001 生产方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苛化法按原料不同分为纯碱苛化法和天然碱苛化法;电解法可分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天然碱苛化法:先将天然碱粉碎、溶解、澄清,再将石灰乳加入清液中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澄清后所得清液经一次蒸发,过滤除去杂质盐;滤液经二次蒸发后,再过滤除盐;最后滤液熬制成烧碱。 纯碱苛化法:先将纯碱溶于水,与石灰乳混合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澄清后,清液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的液体产品,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可得固体产品。 隔膜电解法:将原盐(食盐)溶于水(化盐)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纯碱、烧碱和氯化钡,以除去钙、镁和硫酸根离子。为加速沉淀,可加入苛化麸皮类沉淀剂。盐泥过滤、洗涤,洗水用于化盐。澄清液经砂滤后,用盐酸中和,经预热后进人电解槽电解。电解液经预蒸发后过滤除去氯化钠等盐,最后熬制成固体烧碱。 离子交换膜法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0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周体烧碱成品。 储存的注意事项: 对环境的影响: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二、防护措施 三、急救措施 限量: 鉴别试验: 含量分析: l.碳酸钠:取含量分析中的试样液50ml,注入250ml具塞三角烧瓶中,加甲基橙试验(TS-148)2~3滴,在磁力搅拌下,用1mol/L盐酸标准液密闭滴定至溶液呈橙色终点。 2.不溶物及有机杂质:5%试样液应完全溶解、澄明及无色至微有呈色。 3.砷: (1)固体氢氧化钠试样液的制备:取固体试样4g(称准至0.1g),加水约20ml溶解,用1:1盐酸中和至中性(用pH试纸试之),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过滤,并弃去初滤液),备用。 (2)液体氢氧化钠试样液的制备:取液体试样10g(称准至0.1g),置于烧杯中,加水约10ml,用1:1盐酸中和至中性,然后按固体样品的方法制备。 (3)测定:准确吸取试样液10ml置于定砷装置的反应瓶中,加16.5%碘化钾溶液5ml、40%氯化亚锡溶液0.5ml、1:1盐酸5ml,加水至35rnl,摇匀,放置10min后加入3g无砷锌粒,立即将已装好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测砷管装上,在25~40℃暗处放置1h,溴化汞试纸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准确吸取2.0ml砷标准液(1μgAs/ml;见TS-34)于定砷装置的反应瓶中,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4.重金属:取固体试样的试样液25ml或液体试样的试样液2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酚酞试液(TS-167)1滴,以10%氨水溶液调至溶液呈微红色,加入1mol/L乙酸溶液2ml,硫化氢饱和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置于白纸上,自上面透视,试样管显示的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管。标准管的制备:取铅标准溶液(TS-128)3ml,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约10ml,加酚酞试液(TS-167)1滴,以下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1,8-萘内酰亚胺 1-萘胺-4-磺酸钠 1-萘磺酸钠盐 1,4-萘醌 5-氯-8-羟基喹啉 2-(4-氨基苯基)-6-甲基苯并噻唑-7-磺酸 茜素红 1-氨基-8-萘酚-4,6-二磺酸 氯碘羟喹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核黄素磷酸钠 盐酸硫利达嗪 帕莫酸 原阿片碱 奎宁 地舍平 蒽醌-2-磺酸钠 2-氯蒽醌 酞酸二甲酯 2,6-二氨基蒽醌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2-萘胺-4,8-二磺酸 N-乙酰神经氨酸 五氯酚钠 2,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 2,4-二羟二苯甲酮 紫外线吸收剂UV-9 2-甲基二苯甲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