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33-32-4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19984 | 3-吲哚丁酸 |
英文名:161 | 3-Indolebutyric acid |
别名: | 4-(3-1H-Indolyl)butyric acid; 4-(3-Indolyl)butyric acid; Indole-3-butyric acid; Hormodin; Seradix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12H13NO2 |
分子量: | 203.24 |
133-32-4 | |
EINECS登录号: | 205-101-5 |
InChI: | 1S/C12H13NO2/c14-12(15)7-3-4-9-8-13-11-6-2-1-5-10(9)11/h1-2,5-6,8,13H,3-4,7H2,(H,14,15)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 120-125ºC |
性质描述: | 外观白色晶体熔点124-126°C含量≥98干燥失重≤0.5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38: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
危险品标志: | T:有毒物质 |
危险类别码: | R25:吞咽有毒。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促进植物主根生长,提高发芽率,成活率。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吲哚丁酸(133-32-4)的生产方法: 1.由吲哚与γ-丁内酯在四氢萘的回流温度下缩合得到。操作方法是:将1.17g吲哚、1.4g氢氧化钾、0.2g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和干燥的四氢萘3mL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30min,加γ-丁内酯1.12g,在大于200℃回流4h。反应体系中的水分由分水器除去。冷却后用15mL水将固体全部溶解,分出有机层用盐酸酸化则析出大量灰白色固体。抽滤,水洗,干燥后得1.88g产物,粗品收率92.6%。 本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的优点。 2.由吲哚与格氏试剂及α-氯代丙腈反应,制得3-丁腈吲哚,再由NaOH水解并与盐酸反应制得。 3.由吲哚与γ-丁内酯,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于280~290℃反应生成产品。制剂有无漂移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操作方法是:将吲哚、γ-丁内酯、氢氧化钾加入到四氢萘中,搅拌下加热溶解,回流脱水,升温至200℃,脱水至理论量的四分之三,开始脱溶,在1至1.5小时内脱水至理论量,温度上升至300℃,并保持0.5小时,稍冷后加入二甲苯和热水溶解,趁热分液。水层冷却后用盐酸中和,得粗品,再用苯重结晶,得成品。 剂型: 商品Rootone系吲哚丁酸与萘乙酸和萘乙酰胺的复配制剂。粉剂(1%,3%,4%,5%和6%)与可湿性粉剂。 质量标准: 原药为白色或浅粉色结晶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8;熔点/℃:123~125。 注意事项: (1)不能用于植物叶部; (2)其余同吲哚乙酸。 消耗定额/(t/t): 吲哚(98%) 1.07 二甲苯(工业) 0.30 γ-丁内酯(98%) 1.04 苯(工业) 0.50 氢氧化钾(82 %) 1.62 四氢萘(工业) 0.10 盐酸(35%) 0.30 分析方法: (1)产品分析:在无水乙醇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1nm处测定(ACF Chemiefarma法)。 (2)残留量分析:从酸性介质中用氯仿萃取,将其甲醇溶液与石油醚(40~60℃)震荡吸收,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紫外光检测(ACF Chemiefarma法),亦可参照吲哚乙酸的残留分析法,先衍生为甲酯或甲硅烷的三甲酯,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降解和代谢: 土壤中能迅速降解。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1,8-萘内酰亚胺 1-萘胺-4-磺酸钠 1-萘磺酸钠盐 1,4-萘醌 5-氯-8-羟基喹啉 2-(4-氨基苯基)-6-甲基苯并噻唑-7-磺酸 茜素红 1-氨基-8-萘酚-4,6-二磺酸 氯碘羟喹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核黄素磷酸钠 盐酸硫利达嗪 帕莫酸 原阿片碱 奎宁 地舍平 蒽醌-2-磺酸钠 2-氯蒽醌 酞酸二甲酯 2,6-二氨基蒽醌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2-萘胺-4,8-二磺酸 N-乙酰神经氨酸 五氯酚钠 2,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 2,4-二羟二苯甲酮 紫外线吸收剂UV-9 2-甲基二苯甲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