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65963-40-8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26352 | 叶绿素铜络盐 |
英文名:6529 | chlorophyllin copper complex sodium salt |
别名: | chlorophyllin copper complex sodium salt |
65963-40-8 | |
物理化学性质 | |
性质描述: | 叶绿素铜络盐(65963-40-8)的性状: 1.本品为墨绿色粉末或深绿色液体。 2.无臭或略带氨臭。易溶于水。略溶于醇和氯仿,不溶于油脂。 3.水溶液透明,无沉淀。偏酸性(pH值在6.5以下),有钙离子存在则有沉淀析出。耐光性比叶绿素强。耐热。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叶绿素铜络盐(65963-40-8)的用途: 食用绿色素;脱臭剂。在酸性食品或含钙食品中使用时产生沉淀。遇硬水亦生成不溶性盐而析出。可用于饮料用酒精(94%~96%)脱臭;即在精制时添加本品10mg/kg,一昼夜后加活性炭滤去。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概述: 三叶草、紫花苜蓿、荨麻或其他植物,用溶剂(按FAO/WHO,1988规定,限用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和己烷)所得萃取物经皂化后与铜加成而得的叶绿素铜络盐(碱盐)。皂化时可除去甲基、叶绿醇酯基,也可能使部分戊环开裂。纯化的叶绿素经与铜加成后,其羧基中和成钠或钾盐。作为商品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干粉。 鉴别试验: 1.物理性状,为墨绿色粉末。易溶于水,略溶于醇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偏酸性(pH6.5以下)。如有钙离子存在时则有沉淀析出。 2.吸收峰 取试样0.1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此液最大吸收峰为405nm与630nm,消光值之比E405nm/E630nm为3.2~4.0(见下述)。 3.铜钠离子 取下述质量指标分析中试样的硫酸盐灰分,溶于10ml的3mol/L盐酸中,在水浴上加热使之溶解,过滤后稀释至10ml,以此为试样液,进行如下试验。 (1)取试样液作焰色试验。开始呈绿色,后呈黄色。 (2)取试样液5ml,加0.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0.5ml,应产生褐红色沉淀。 含量分析: 准确称取预经100℃干燥1h后的试样约0.1g,溶于pH7.5的磷酸缓冲液20ml中,用水定容至1000ml。取该液10ml,再用pH 7.5磷酸缓冲液稀释至100ml,该液浓度为0.001%(w/v)。用适当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403~406nm处的光密度(OD),用1cm比色皿,狭缝宽度0.1mm。记取这范围内的最大值。 限量: 1.GB 2760-96: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青豌豆罐头、果冻、冰棍、冰激凌、糕点彩装、雪糕、饼干,均0.5g/kg。 2.FAO/WHO,1984(mg/kg):一般干酪用量按GMP;酸黄瓜300;即食肉汤、羹,400;冷饮100(最终产品色素总量可达300)。 3.日本标准(1998,g/kg):麦芽糖类0.02;鱼肉馅0.04;巧克力0.0064;果汁0.064。 毒性: 1.ADI 0~15mg/kg(FAO/WHO,2001)。 2. LD50>10g/kg(小鼠,经口)。 质量指标分析: 1.pH值 用重蒸馏水配制1%试样液,用酸度计测定。 2.百分消光系数及消光比 (1)磷酸盐缓冲液(pH7.5)的制备 取0.15mol/L磷酸氢二钠21份与0.15mol/L磷酸二氢钾4份混合。 (2)测定手续 取预经105℃下干燥1h的试样0.1g(称准至0.0002g),加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将该溶液用pH7.5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0倍后摇匀,即为0.001%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15min内以lcm的吸收池在405nm和630nm波长处测定消光值(E),以缓冲液作空白对照。 3.总铜 (1)铜标准试液 取硫酸铜0.1964g,加2mol/L硫酸溶解并定容至500ml,应用时再稀释10倍,每ml相当于铜10μg。 (2)试样预处理 取试样0.1g(称准至0.0002g)于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少许湿润,加硝酸15ml,放置片刻,沿瓶壁缓缓加入硫酸5ml,加热至瓶内液体出现棕色时,继续滴加硝酸至有机质全部分解,溶液应呈淡蓝色,放冷,加水50ml,继续加热除去残余硝酸,至产生白烟后维持5min,放冷,定容至100ml,再将上述消化液稀释100倍各用,每毫升相当于试样10μg。 (3)测定方法 精密吸取上述消化液20ml,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另獯密吸取标准液0、0.5、1.0、1.5、2.0、2.5ml(相当于0、5、10、15、20、25μg)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2mol/L硫酸至20ml,于上述试样液、标准液和空白液中各加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柠檬酸铵20g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g溶于100ml水中)5ml及酚红试液(TS-166)3滴,混匀,以1:1氨水调至pH9(即由红变黄再变红),加铜试剂(称取硫酸铜0.1964g,加2mol/L硫酸溶解并定容至500ml,应用时再作10倍稀释,每毫升相当于铜10μg)1ml,准确加四氯化碳或氯仿10ml,剧烈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将四氯化碳或氯仿层经脱脂棉滤入2cm吸收池中,以0管调节零点,于波长440nm处测消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4.游离铜 (1)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试样0.1g,加水约50ml溶解后,以1mol/L盐酸调至pH4.0,定容至100ml,过滤。 (2)测定方法 与总铜相同。 5.砷 (1)砷标准溶液 按67:3-1中方法制备。 (2)测定手续 称取试样5g(准确至0.1g)放入500ml凯氏烧瓶中,加水适量使之溶解,加硝酸15ml,放置片刻,加硫酸10ml,玻珠数粒,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至溶液呈蓝色或蓝绿色,放冷,加水约50ml,再加热至冒白烟5~10min后,放冷,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冷后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精确吸取上述试样消化液50ml(相当于原试样2.5g)置于150ml锥形瓶中。另精密吸取砷标准溶液0、2.0、4.0、6.0、8.0、10.0ml(相当于砷0、2、4、6、8、10μg),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0ml,并加1:1硫酸10ml于试样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中,各加16.5%碘化钾溶液3ml,酸性氯化亚锡溶液(40%盐酸溶液)0.5ml,混匀,静置15min。加锌粒5g,立即分别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玻璃弯管,并使弯管尖端插入盛有银盐溶液4ml的10ml具塞刻度试管内,室温下反应1h后取下试管,加氯仿补足至4ml,再转入1cm吸收池中,以0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40nm处测消光值,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6.铅 称取双硫腙50mg,加氯仿至100ml。以此为贮存液,临用时取此液1.5ml,用氯仿稀释至100ml,此液在波长51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透光率在70%左右。透光率70%的双硫腙应用液的配制。 铅标准溶液 见TS-128。每ml相当于铅0.01mg。 测定手续 精密吸取上述砷测定时所制备的试样消化液20ml(相当于样品1g)及相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水至20ml,另精密吸取铅标准溶液0、0.1、0.2、0.3、0.4、0.5ml(相当于铅0、1、2、3、4、5μg)分别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各加1%硝酸至20ml,于试样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铅标准溶液中,各加20%柠檬酸铵溶液2ml,20%盐酸羟胺溶液1ml,酚红指示液(TS-166)2滴,用氨水调节至红色,再各加10%氰化钾溶液2ml,混匀。各准确加入上述双硫腙应用液5ml,剧烈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经脱脂棉将氯仿层滤入1cm吸收池中,以0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10nm处测定消光值,绘制标准曲线并比较。 7.干燥失重 取试样1g(称准至0.0002g)置于105℃烘箱中烘4h,冷却称重,反复至恒重。 8.硫酸盐灰分 精确称取试样1g(称准至0.01g),置于已知重量的坩埚中,灼烧炭化,放冷,小心地加硫酸0.5~1ml,使之仅湿润,灼烧至干,然后移入高温炉中,于800℃加热至完全灰化为止,恒重。(参见GT-5)。 9.碱性染料 于试管中取0.5%试样水溶液5ml,加1mol/L盐酸1ml和乙醚5ml,混合后离心分离。乙醚层的呈色应不深于浅绿色。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17alpha-甲基异睾酮 1-睾酮 盐酸育亨宾 吡多素 甲磺酸酚妥拉明 加拉碘铵 L-酒石酸烟碱盐 2-羟基苄胺 胞苷 4-氨基水杨酸 5-甲基脲嘧啶 N-乙酰-L-蛋氨酸 苯甲酸 乳清酸 磺胺对甲氧嘧啶 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 3,4,5,6-四氟苯酐 2,3,5,6-四氟苯甲酸 4-羟基-四氟苯甲酸 2,3,5,6-四氟对苯二甲酸 茶碱乙酸 3-氟酞酐 异山梨醇 2,3,4,5,6-五氟苄基氯 2'-脱氧腺苷-5'-单磷酸 3,5-二氟-4-甲氧基苯甲醛 4-氨基-6-(三氟甲基)苯-1,3-二磺酰胺 4-氨基-2-三氟甲基苯甲腈 托扎啉酮 2,4-二硝基三氟甲氧基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