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9002-86-2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49395 | 聚氯乙烯 |
英文名:29571 | polyvinyl chloride |
别名: | PVC; Ethylene,chloro-, polymers (8CI); 380ES; 3S Hand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2H3Cl)n |
9002-86-2 | |
EINECS登录号: | 208-750-2 |
物理化学性质 | |
性质描述: |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第二大通用树脂,早在1835年法国化学家勒尼奥就发现,在日光照射下,氯乙烯聚合变成一种白色固体。1914年德国和美国的化学家发现,有机过氧化物可加速氯乙烯的聚合反应。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使聚氯乙烯生产实现了工业化。乳液聚合是将氯乙烯单体和水,用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使氯乙烯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以形成乳状液,再以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氯乙烯聚合为聚氯乙烯。 使聚氯乙烯在应用上有真正突破是在1933年。美国化学家西蒙在当时用途不广的聚氯乙烯粉料中加进高沸点的溶剂和磷酸三甲酚酯后加热,在冷却以后,意外地得到了性质柔软、易于加工、并富有弹性的聚氯乙烯(这里磷酸三甲酚酯起了增塑剂的作用)。从此,聚氯乙烯广泛应用的大门被打开了。 1936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技术,使生产工艺较乳液聚合法简化,能耗降低,成本下降。现在,80%的聚氯乙烯是用悬浮聚合法生产的,即在搅拌和分散剂(水)的作用下,使氯乙烯单体分散成液滴状以后,悬浮在水中。聚合反应在液滴之间进行,引发剂采用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偶氮二异丁腈等。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
危险品标志: | Xi:刺激性物质 |
危险类别码: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聚氯乙烯树脂 (9002-86-2)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 操作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2.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3.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5.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6.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7.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8.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急救措施: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2.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3.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4.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2-乙基苯酚 水杨醇 2-羟基苯甲醛 邻甲氧基苯胺 愈创木酚 N-甲基-N-苯基苯磺酰胺 1-溴化萘 1-甲基萘 1-氯萘 1-碘萘 a-萘酚 alpha-(三氯甲基)苄基醇乙酸酯 鼠李素 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 戊沙溴铵 2-苯基丁酸 1-萘氨基苯 1-(3-氯苯基)-3-甲基-2-吡唑啉-5-酮 4-甲基伞形酮 伯氨喹 邻氨基联苯 邻苯基苯酚 蒽酮 占吨醇 占吨酮 3,4,5-三甲氧基肉桂酸 2-氨基-8-萘酚-6-磺酸 3,5-二溴水杨醛 DL-扁桃酸 抗氧剂LK-10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