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90035-08-8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20639 | 氟鼠酮; 4-羟基-3-{1,2,3,4-四氢-3-[4-(4-三氟甲基苄氧基)苯基]-1-萘基}香豆素 |
英文名:816 | Flocoumafen |
别名: | 4-Hydroxy-3-(1,2,3,4-tetrahydro-3-(4-(4-trifluoromethylbenzyloxy)phenyl)-1-naphthyl)coumarin |
分子结构: |
|
分子式: | C33H25F3O4 |
分子量: | 542.54 |
90035-08-8 | |
EINECS登录号: | 421-960-0 |
InChI: | 1S/C33H25F3O4/c34-33(35,36)24-13-9-20(10-14-24)19-39-25-15-11-21(12-16-25)23-17-22-5-1-2-6-26(22)28(18-23)30-31(37)27-7-3-4-8-29(27)40-32(30)38/h1-16,23,28,37H,17-19H2 |
安全信息 | |
安全说明: | S28: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
危险类别码: | R26/27/28:吸入、皮肤接触和不慎吞咽极毒。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
其他信息 | |
产品应用: | 氟鼠酮(90035-08-8)的作用机理: 它是新近出现的第2代抗凝血剂,其作用机理与其他抗凝血性杀鼠剂类似,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除非吞食了过量毒饵,一般看不出有中毒症状;出血的症状可能要在几天后才发作。较轻的症状为尿中带血、鼻出血或眼分泌物带血、皮下出血、大便带血;如多处出血,则将有生命危险。严重的中毒症状为腹部和背部疼痛、神志昏迷、脑出血,最后由于内出血造成死亡。 氟鼠酮(90035-08-8)的作用方式: 属第2代抗凝血型杀鼠剂,具有适口性好、毒力强、使用安全、灭鼠效果好的特点。对啮齿动物的毒力强,鼠类只需摄食其日食量10%的毒饵就可以致死,所以适宜1次投毒防治各种害鼠。杀它仗对非靶标动物较安全,但狗对其很敏感。其作用机制与其他抗凝血剂类似,即抑制动物体内凝血酶的生成,使血液不能凝结而死。 氟鼠酮(90035-08-8)的使用方法: 用于防治家栖鼠和野栖鼠,主要为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及长爪沙鼠等。杀它仗的商品为0.1%粉剂及0.005%饵剂两种。0.1%粉剂主要以沾附法配制毒饵使用,配制比例为1:19。饲料可根据各地情况选用适口性好的谷物,用水浸泡至发胀后捞出,稍晾后以19份饵料中,使每粒谷物外包一层油膜,然后加人1份0.1%杀它仗粉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所配得毒饵的含量为0.005%。 1、防治家栖鼠类 每间房设1~3个饵点,每个饵点放置3~5g毒饵,隔3~6天后对各饵点毒饵被·取食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补充毒饵。 2、防治野栖鼠类可按5m×10rn等距离投饵,每个饵点投放5~10g毒饵,在田埂、地角、坟丘等处可适当多放些毒饵。防治长爪沙鼠,可按洞投饵,每洞1g毒饵即可。另外也可采用5m×20m等距投饵,当密度为每公顷有鼠洞1500~2000个时,用毒饵1kg。内蒙古的试验表明:等距投饵效率高、成本低,并且灭鼠效果优于按洞投饵。 |
生产方法及其他: | 氟鼠酮(90035-08-8)的生产方法: 1、4-羟基香豆素的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 先与甲醇进行酯化,然后用醋酐于40℃酰化,再在金属钠作用于下240~250℃闭环、酸化合成4-羟基香豆素。也可通过水杨酸和氯化亚砜经酰化、环化、酸化制得。 2、3-[4-(4-三氟甲基苄氧基)苯基]-1,2,3,4-四氢-1-萘酚的制备:由4-三氟甲基溴苄与萘满酮在DMF中于室温反应,反应产物用NaBH4还原制得。 3、氟鼠酮的合成:3-[4-(4-三氟甲基苄氧基)苯基]-1,2,3,4-四氢-1-萘酚与4-羟基香豆素在对甲基苯磺酸存在下缩合,制得氟鼠酮。 氟鼠酮(90035-08-8)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避免药剂接触皮肤、眼睛、鼻子或嘴。工作结束后和饭前要洗净手脸和裸露的皮肤。 2、谨防儿童、家畜及鸟类接近毒饵。不要将药剂贮放在靠近食物或饲料的地方。 3、该药为一种抗凝血剂,其作用方式是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一般没有中毒症状,除非吞食了大量的毒饵。出血的症状可能要推迟几天才发作。较轻状为尿中带血、鼻出血或眼分泌物带血、皮下出血、大便带血。如出现多处出血,则有生命危险。严重的中毒症状为腹部和背部疼痛、神志昏迷、脑溢血,最后由于内出血造成死亡。如药剂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如是误服中毒,不要引吐,应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抢救。抢救前应确定前凝血酶的倍数或作凝血酶的试验,应根据这两个化验的结果进行治疗。静脉缓慢滴注维生素K1,进药量每分钟不超过1mg,按此方法最初的给药量不超过10mg。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有时需要大量给药(维生素K1),每天每kg体重可超过5mg。因此,根据前凝血酶的倍数或凝血酶化难标准,就可明确以后的给药量。肌肉注射75mg的苯巴比妥可以增强维生素K1的效果。可以考虑静脉滴注药量相当于500i.u.的凝血酶(凝血因子Ⅱ)的前凝血酶复合剂(4个凝血因子)。通过补充不足的4个凝血因子,可以减少维生素K1的给药方法,一般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口服。 4、用药后不仅要清理所有装毒饵的包装物,并将其掩埋或烧掉。将死鼠掩埋或烧掉。 |
相关化学品信息 | |
2-乙基苯酚 水杨醇 2-羟基苯甲醛 邻甲氧基苯胺 愈创木酚 N-甲基-N-苯基苯磺酰胺 1-溴化萘 1-甲基萘 1-氯萘 1-碘萘 a-萘酚 alpha-(三氯甲基)苄基醇乙酸酯 鼠李素 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 戊沙溴铵 2-苯基丁酸 1-萘氨基苯 1-(3-氯苯基)-3-甲基-2-吡唑啉-5-酮 4-甲基伞形酮 伯氨喹 邻氨基联苯 邻苯基苯酚 蒽酮 占吨醇 占吨酮 3,4,5-三甲氧基肉桂酸 2-氨基-8-萘酚-6-磺酸 3,5-二溴水杨醛 DL-扁桃酸 抗氧剂LK-1081 | |